他首先要做的是调动人事。钟繇、荀攸一退,尚书令、御史中丞等内朝要职也被空了出来。刘燮便精心敲定三人,以桓阶为尚书令,魏讽为秘书监,庞统为中书监。桓阶是荆州随张羡北投的老臣,颇有才智,但无根基,在朝野有颇多美誉,以他为尚书令,正可体现天子无私,秉公执政。魏讽则是荆北名士,早入太子府内,刘燮喜他口才出众,胆大机敏,在朝中辩论是非,常常无人是他对手,正可用于推行政令。
而庞统的入选则出乎常理。毕竟在庚寅之变时,庞统曾劝谏刘燮开城纳降,两人一度发生冲突,旁人都以为庞统会在新朝失势。但刘燮考虑到他是陈冲学生,前段时间在宁州平乱也卓有成效,还是拔擢他为中书监。如此既可以向陈冲旧部示好,同时也是刘燮向陈冲的一种表态。既然庞统曾多次劝谏自己,如今招他入台,也有广开言路、纳谏如流之意。
台臣定下后,刘燮也就得以按原本计划,推行自己的论功、罢兵两策。他先是诏五府都督陆续入京,刘燮将此两事向五大都督提起,征得同意后,刘燮又趁势提出移镇一事,即让五都督更换防区,名义上以马超出镇南府,魏延出镇北府,张飞出镇西府,关羽出镇东府,袁谭则调回上林,以此来防止五府内部串联,也方便推行政令。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