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到年底,三人都按时发出回信,言论大同小异,综合起来,可以将原因归结为四条:其一是老生常谈的治安问题,但是却留下了不少流寇马贼,他们聚啸山林,四处流窜,虽然为害不大,但这两年有愈发壮大的迹象;其二则是士族隐匿,经过东朝十数年放纵,河北士族已枝繁叶茂,诸如清河崔氏、渤海刁氏、河间邢氏、中山甄氏等等,虽在朝中不得高位,但在乡野间,已有奴仆数千,田亩过万,其中户口难以清查;其三是民风不正,大概是由于东西血战多年的缘故,至今仍有不少河北百姓抗拒官府,躲避乡吏;其四则是官场宽松,因为这数年朝廷多把重心放在南面,并不关注河北,而河北形势又错综复杂,导致各郡官僚得过且过,不愿犯错引来责罚。
陈冲将这些信件递交到尚书台后,台中各级官员经过讨论,以为极有道理,可对于如何处置,众人却颇感棘手。整顿民风、官风还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来说去也就是下重赏,擢干吏,广施恩,只是极其考验施政者的眼力、魄力和手段,但对于清剿马贼,点籍士族,就不知从何下手了。这看似是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马贼能够纵横河北,自然少不了本土士人的支持,而如果对士人威逼过剩,他们未必不会趁乱起事,加入马贼,更有甚者,会与辽东相联络,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尚书台有人主张先剿后抚,有人主张先抚后剿,但一直商议到正月,还没有拿出个具体的方案出来。陈冲见状,干脆搁置争议,打算先定下几个能够任事的人选出来。由于涉及到军事,可用的人选实在不多。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原冀州刺史牵招,可他经历牵嘉叛吴的事情后,已老病缠身,无法再用,而刘燮提拔的人物也多已身亡。陈冲细思之后,拟启用陈到来负责此事,他虽无赫赫战功,但是每战冲锋都身先士卒,忠勇可嘉。只要配给他有才能的下属,成事十之八九。故而陈冲打算提拔邓艾为黑山中郎将,主管冀州,皇甫郦为海平中郎将,主管沧州,可用谁来去管理幽州呢?陈冲一时没了主意。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