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盐田的精炼坊废墟上,新的结晶工棚骨架初成,木料散发着新鲜的气息。炭洗区的“串瓮塔”日夜不息,汩汩流淌的卤水,在工匠们紧张的注视下,流向新砌的、更为坚固的结晶浅池。林墨日夜守在池边,亲自调试卤水的浓度和温度,反复品尝过滤后的味道。苦涩感在一次次微调炭粒配比和卤水流速后,终于被压制到最低,虽比不得爆炸前那批精品的极致纯净,却也远胜普通粗盐,达到了“雪盐”的门槛。看着池底逐渐析出、缓慢生长的细小白晶,林墨紧绷的神经才略微松弛一丝。
江宁城曹府库房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库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窥探。库内,曹静姝带着一群精挑细选、签了死契的老织工和年轻女工,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霉烂丝绸特有的刺鼻气味被浓烈的熏香强行压制。她们按照曹静姝试验出的最佳流程,小心翼翼地将霉变相对轻微的丝绸放入特制的淘米水与植物汁液混合液中浸泡,再反复捶打揉搓。原本狰狞的霉斑在浸泡和揉搓中晕染开,颜色变淡,与丝线底色融合,形成深浅不一、如同泼墨山水般的“自然”纹理。处理后的丝绸,质地变得柔软温润,带着淡淡的植物清香和熏香混合的“古旧”气息。虽然依旧看得出是旧物,却已脱胎换骨,焕发出一种独特的、带着岁月痕迹的“古拙”韵味。杨映雪则神出鬼没,利用她的人脉,将关于“前朝秘法重现人间”、“古拙丝帛孤品”的故事,悄然在江宁的文人圈子和顶级富商的小圈子里散布开来,吊足了胃口。
双线作战,都在争分夺秒地向前推进。然而,林墨深知,无论是盐田的雪盐,还是库房的“古绢”,要想真正盘活,都必须解决一个根本问题——人。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