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丝毫损毁,所以另做了一些牛骨粉,装在一个木头盒子掩人耳目吧。收拾好心情的张晓峰想着都到了海边了,又不赶时间,就去看看吧。
这会此地还没有搞旅游开发呢,只有一个个渔村。渔民的生活那时候是真的苦,那会没有机械化,打鱼全是重体力活。有限的粮食,副食根本不够。因此因地制宜的发明了很多吃食。没有大酱怎么办?螃蟹用石臼捣碎,腌制发酵,起名叫蟹咂。为啥?因为螃蟹壳硬啊,不能食用,吃蟹咂的时候只能砸吧嘴,吸食蟹肉发酵的汁水(真的鲜,用豆腐,干菜沾着吃是一绝)。
没有食用油怎么办?用对虾熬虾油!你敢信?八十年代以前,渔民是不喜欢吃对虾的,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吃对虾就会像吃多了山楂一样泛酸水。家里用肥猪肉熬油多大的出油率呀。对虾一大筐出不了两罐头瓶,熬过油的虾捞起来晒干,就是小孩的零嘴,比红薯干硬,一个能吃一天。虾油熬出来炒菜用?想啥呢,哪吃的起炒菜。白水面条,白米饭,杂米饭用筷子撅点虾油一搅拌。美味吧?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