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若论赞他们可千万不要来投降啊,一定要端着架子,维持住他们的骄傲,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尼雅达玛没想着派人去告诉那另几大氏族,但是却有不少氏族头领将大营里的消息传递了出去,毕竟大唐国公、郡公给了他们绝对的自由,甚至同意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当然他们也不会傻到真的离开,但是他们还是派亲卫出去报信儿,免得氏族的人担心,那几大氏族虽然没有急着跑来投降,但是却也一直在打听那些投降的氏族的消息,毕竟是吐蕃最大的几个氏族之一,自然能探听到很多消息,所以,他们很快就知道了那些氏族投降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唐国公、郡公的那些许诺并不让他们感到意外,毕竟他们早就看过那封劝降信。其实大唐国公、郡公的这些许诺不过是劝降信上的一部分而已,他们想要的可不是这些空泛的许诺,这些许诺对于吐蕃来说确实是好事,但是对于某一个氏族来说呢?谁能保证这些好处能落在自己的氏族身上呢?他们想要好处,想要专属于他们自己氏族的好处,想要专属于他们氏族的特权,但是当他们听到后面的消息的时候,这些想法就全都戛然而止了,投降的氏族竟然要交投名状!而投名状就是那些不肯投降的氏族,要将那些不肯投降的氏族全部剿杀!这一刻,他们也禁不住心中一寒,大唐国公、郡公该不会不派人来招降,而是直接联合那些投降的氏族来他们几大氏族也一起剿杀了吧?想到这里,他们突然就沁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实力强大的唐军加上那么多投降的氏族,绝对能轻而易举的将包括他们几大氏族在内的所有没有投降的氏族全部剿杀,这和他们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啊!几位大唐国公、郡公难道就不能有点耐心?难道就不能试着招降一下吗?怎么能这么暴力呢,就稍微招降一下,他们就肯定就投降了啊?人活着就是为了面子,就不能给点面子吗?立即投降还是等着唐军来招降?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大问题,是等着全族被诛杀还是等着唐军来招降的时候谈条件?这似乎又不是个问题,所以,在族里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索和商议之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