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贸然出兵,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包了饺子,大清就玩完了。可见,关宁军的实力其实是很强悍的。如果关宁军一心为了大明,全心全意的和清朝作战,根本就不会有清军六次绕道蒙古入关的事情。就不会有流寇和清军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情况的发生。每一次流寇要被消灭,清军必然大举入关。等搞定了清军,流寇又再度星火燎原了。大明就是被这样耗死的。这也是关宁军做的好事。他们是直接责任人。从这个角度上说,崇祯杀袁崇焕欠考虑了。不听话的军队,还不如没有。有了反到对皇帝有威胁。崇祯需要的解决整个关宁军,而不是杀了袁崇焕。杀了袁崇焕,这种私人军队就极难处理了。他又没有钱,当兵的吃谁的粮饷,就给谁卖命,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他搞钱的本事,还不如袁崇焕呢。杀了是痛快了,之后怎么办。当初处理魏忠贤的时候,能那般忍耐,苦等良机,一击必杀。怎么坐稳了龙椅反到不中用了呢。想解决这种有了根据地,已经落地生根的精锐军队。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崇祯的问题是操之过急了。他一辈子做事,除了斗垮魏忠贤可圈可点外,全部都操之过急。当初他要不是急于收付辽东,用错了袁崇焕,那里有后来的局面。这个错误他用了一生时间,都没有解决。真是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一生犯了太多的错误,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明末名将如云,忠臣贤能如过江之鲫。如果换了太祖皇帝,哪怕是换了朱棣,朱詹基也肯定不是这种结局。就是成化皇帝,也不至于此啊。至少成化皇帝能识人,会用人。多尔衮当时全盘答应了吴三桂,但是就是按兵不动。让吴三桂和李自成火拼。吴三桂一个劲的求援,即使多尔衮看出来,吴三桂是真心合作,也不出兵。直到关宁军全线溃败。多尔衮不相信任何人,他相信的是你没有暗算他的实力。直到这个时候,他确定了关宁军失去了从背后攻击他的实力,这才全军压上,孤注一掷。多尔衮是一个从不轻易下注的人,可是一旦下注,他就敢压上全部身家。结果为他的族人赌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