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总和,那它在一个人死亡后依然可以存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具有‘格’,总体而言后者依附于前者,但两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大师的作品目录中可能也有冷门作品,某些在艺术史中处于二三线地位的艺术家,也可能出现那么一两部名气足以和大师比肩的传世之作。”
“其次,虽然‘格’的评价是主观的,但它是一种‘集体主观’。讨论组或考察团并没有权力决定一个人的‘格’是高是低,能决定的只有‘历史长河中认知和铭记他的所有人’,就拿刚刚的主题探讨举例,与其说我们是在‘评价’你的‘格’,倒不如说我们是在凭经验‘测量’你的‘格’。”
“最后,‘格’时刻在变,有时难以预计,可又存在宿命式的因素。艺术家死亡后他的作品目录已经定型,这些作品既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默默无闻,却百年之后被世人发现价值,也有可能流行于当下市井之间,却在十年二十年后逐渐被人遗忘...”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